• 新闻资讯
  • NEWS INFORMATION
  • 服务宗旨:快速、果断、准确、周到、彻底
    服务目标:服务质量赢得用户满意
    OCT的发展史与工作原理首页>>新闻中心 >> 解决方案

    OCT的发展史与工作原理

    编辑:本站  来源:网络  日期:2018年4月20日

     

    一、背景、发展历程

    百度百科的解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 OCT)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最具发展前途的新型层析成像技术,特别是生物组织活体检测和成像方面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已尝试在眼科、牙科和皮肤科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是继 X-CT MRI 技术之后的又一大技术突破,近年来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利用弱相干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检测生物组织不同深度层面对入射弱相干光的背向反射或几次散射信号,通过扫描,可得到生物组织二维或三维结构图像。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高分辨率,非接触性、无创的生物组织成像技术。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应用于眼科临床以来,这项技术使我们能在活体上获得类似于眼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像,提高了我们对一些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是继眼科放射诊断、超声诊断、血管造影诊断后又一全新的影像学诊断技术。

    第一节眼科影像技术的发展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后,放射诊断医学逐渐兴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显像能源不断发现,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介入,使影像的密度和时空分辨均有重大突破。新的影像技术可从多方位、多层次显示眼部解剖结构及病理变化的信息,开拓了眼部影像检查的范围,提高了影像诊断的水平,目前已成为眼科最重要的检测手段之一。

    眼科影像诊断按其像能来源可分为:射线诊断系列、声像诊断系列、眼底血管造影系列及光信息图像分析系列。射线诊断系列是在X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In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除此之外,还有Y-线闪烁扫描(Yscintigraphy)、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等。声像诊断的超声技术发展很快,由一维的A超,到二维的B超,现已有三维超声眼部成像,另外还有彩色多普勒成像(color Doppler inlageCDI)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等。眼底血管造影系列常用的是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OCT作为一种眼科图像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眼科特有的诊断技术,它是根据光学原理以光扫描形式将所获取的信息转化为数字,经计算机处理,再以图形或数字形式显示,提供量化诊断指标。

    第二节  OCT的发展

     随着超声波检查在眼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希望发展一种对眼部组织更高分辨率的检测手段。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一要求,它通过使用更高频率的声波,可以对眼前段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但是由于高频率声波在生物组织内迅速衰减,它在眼内的探测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用光波代替声波,其缺陷是否可以得到补偿呢?1987年,Takada等研究出光学的低相干干涉测量法,它是在纤维光学和光电组件的支持下发展成为进行高分辨率光学测量的方法;Youngquist等则研究出光学相干反射计,其光源是一个直接与光纤耦联的超级发光二极管,仪器中含有参考镜面的一个臂位于内部,而另一个臂中的光纤则与类似于照相机的设备相连接。这些都为OCT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1991年,麻省理工学院华裔科学家David Huang等将研制的OCT用于测量离体的视网膜和冠状动脉。

     实验中Huang等对去除了角膜和晶体的离体人类视网膜和视盘进行了OCT观察。OCT光束聚焦在视网膜上,从前到后可鉴别的结构依次为玻璃体、视网膜(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红色,视网膜内外丛状层——黄色至淡蓝色)、视网膜下液、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及脉络膜和巩膜。与其他视网膜成像技术不同的是,OCT从视网膜不同深度的反向散射光之间作鉴别,辨认出视网膜内各层结构的特征:在横截面图中,视网膜的后界为一个红色的高反射层,对应于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因信号衰减,在脉络膜深层及巩膜仅观察到弱的反光;在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之前出现的暗带则代表视网膜光感受器的外节;位于这些外节之前的视网膜中层表现为中等反射;视网膜内界也为一个红色的高反射层,此层对应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的解剖定位。由于OCT具有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类似于光学活检,因此很快就被发展用于生物组织的测量和成像。

    由于眼部的光学特点,OCT技术在眼科临床应用发展得最快。1995年以前,Huang等科学家运用OCT对离体及活体人眼的视网膜、角膜、前房及虹膜等组织进行测量和成像,不断完善OCT技术。经过几年的改进,OCT系统进一步完善,并发展成为一种临床实用的检测工具,制成了商品化仪器,并最终确定了它在眼底及视网膜成像方面的优越性。1995OCT开始正式用于眼科临床。

    1997年,OCT逐渐被应用于皮肤科、消化道、泌尿系统和心血管方面的检查。食管、胃肠、泌尿系OCT和心血管OCT均为侵入性检查,类似于内窥镜和导管,但它的分辨率更高,可观察超微结构。皮肤OCT为接触性检查,也可观察超微结构。

    第三节 视网膜OCT

    19951996年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波士顿的新英格兰眼科中心和麻省理工大学的电机工程和计算机系。Hee等对正常人眼视网膜进行OCT成像,发现0CT得出的视网膜(包括中心凹和视乳头)横截面图像与其组织学切片相关。1996年后,OCT逐渐被世界各地眼科医生所认知,并迅速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科学家根据临床应用反馈,不断从操作程序、分析软件、仪器构件等方面对OCT仪进行完善和改进,以便临床操作更方便、功能更齐全、分析更精确。

    一.OCT1

    最初应用于临床的OCTOCT1(ZeissHumphrey OCT2000,软件版本A4),分别由控制台和动力台组成。控制台包括OCT计算机、OCT显示器、控制板和监视屏;动力台包括眼底观察系统、干涉光控制系统。由于控制台和动力台为相对独立的装置,两者之间由导线相连,所以仪器体积较大,所占空间较大。

        OCT1的扫描程序包括线性扫描、环形扫描、重复扫描、组合环形扫描、6条线光栅扫描、3个同心圆扫描、放射状线性扫描、十字交叉线扫描、矩形扫描和视乳头(15 R20 RR=173 mm)扫描。

        OCT1的分析程序分为图像处理和图像测量。图像处理包括图像标准化、图像校准、图像校准与标准化、图像高斯平滑、图像中值平滑;图像测量程序较少,只有视网膜厚度测量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

    OCT1可以显示黄斑区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层、内外丛状层、光感受器层和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层。但由于OCT1的扫描程序及分析程序均较少,因而很快被OCT2所取代。

    二、OCT2

        OCT2是在OCT1的基础上进行软件升级形成(ZeissHumphrey OCT2010,软件版本A5A61)。也有一些仪器是将控制台和动力台合二为一,形成OCT2的仪器,这种仪器减少了图像监视器,在同一个电脑荧屏上观察OCT图像和监视患者的扫描部位情况,但操作与OCT1相似,是在控制板上手动操作。

        OCT2除保留部分OCT1的扫描程序外,将线性扫描和环形扫描分为单线扫描和组线扫描、单环扫描和组环扫描,并增加了黄斑区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地形图扫描。

    OCT2增加了不少分析程序。除保留视网膜厚度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外,增加了黄斑视网膜地形图分析、扫描剖面厚度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地形图分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值测量。

    在视网膜厚度(特别是黄斑中心凹厚度)测量及RNFL厚度测量方面,OCT2的可重复性更佳,对黄斑厚度的测量其变异值小于11μm。运用OCT2,人们对各种眼科疾病进行了更广泛和更深入的研究。

    三、OCT3

        2002OCT3(Zeiss-Humphrey OCT-3000,软件版本A11)的出现,标志着OCT技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OCT3除操作界面更友好,全部操作都可用鼠标在电脑上完成外,其扫描和分析程序日趋完善。更重要的是,OCT3的分辨率更高了,其轴向分辨率10 μm,横向分辨率为20μmOCT3获取的轴向样本从原来的1A扫描的128个增加到768个,因此OCT3的积分从原来的131 072个增加到786 432个,构建的扫描组织横截面图像的层次结构更清晰。此外它的设计也可用于眼前段成像。

        OCT3提供了18种扫描程序,包括重复扫描、线性扫描、环形扫描、光栅扫描、交叉线扫描、放射线扫描、黄斑厚度地形图扫描、视乳头扫描、成比例环形扫描、同心圆扫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34)扫描、视乳头环形扫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227×视盘)扫描、X线扫描、视网膜神经纤维地形图扫描、快速黄斑厚度地形图扫描、快速视乳头扫描和快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扫描。

    OCT3共提供19种分析程序,包括图像标准化、图像校准、图像标准化与校准、图像高斯平滑、图像中值平滑、图像成比例处理、剖面图厚度测量、视网膜厚度测量、视网膜地形图测量、视网膜厚度/容积测量、视网膜概率图、视网膜厚度/容积表、视网膜厚度/容积变化、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地形图、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系列分析和视乳头分析等。

    由于OCT3的分辨率提高,所以黄斑区的扫描图像可以辨认出更多层次,当成像较好时,在图像中可以分辨出视网膜的78层,甚至9层结构,可以更清楚地观察视网膜各层结构的病变。此外,OCT3首次提供了视乳头分析程序,使OCT在青光眼诊断方面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2003年底开发的OCT3新的软件版本(STRATUS OCT 20)提供了正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标准化数据,将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可以提高青光眼的诊断准确性。尽管OCT3的扫描程序和分析程序不断完善,但随着临床应用以及对图像分析要求的日益提高,其扫描和分析程序也将不断更新以满足临床需要。

    第四节眼前段OCT

        早在1994OCT出现之初,Izatt等就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一只正常人眼进行眼前段的OCT检查,测量其角膜厚度、前房深度、虹膜厚度,并对角膜、房角及虹膜进行成像。

    超声生物测量、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镜面反射显微镜(specular microscopy)及经改良的光学生物测量均可用于测量角膜厚度。但是,前三者均为侵入性检查,需接触角膜表面,而后者虽为非接触性检查,但对角膜上皮光线的反射要求很高,当角膜缺氧、上皮光线散射增加时则难以测量。由于OCT具有非接触性的优点,虽然它主要是用于视网膜成像,但人们仍然通过各种方法用OCT进行眼前段成像。实际上,用OCT2对眼前段进行成像时,只需要被检查者的头位比检查视网膜时稍向后移,即可使扫描光束在角膜上聚焦。而用OCT3检测患者时头位不用移动即可进行成像。OCT对视网膜成像是直线型的,实际上是仪器的设计补偿了视网膜的弯曲度,由于角膜的曲率半径较视网膜小,所以当其用于角膜成像时,所成的角膜像的弯曲度比实际要大,对周边角膜厚度测量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克服用视网膜OCT仪进行眼前段扫描时扫描深度不足的缺点,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附加裂隙灯的OCT对角膜及眼前段进行成像。这种OCT仪其中一个臂的末端伸展为一个特殊的平台,其上装置标准的裂隙灯。裂隙灯直接对眼前段的结构进行成像,操作者可通过目镜或摄像机看到这些结构,并把焦点定在所需要测量的平面(如角膜)上。由于眼前段研究通常需要比较大的景深,因此OCT光束的横向光斑通常也比较大,其OCT图像在横向上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都比较低。焦点分别在角膜、前房角和眼前段时,其分辨率分别为18μm22μm44μm

    OCT对角膜进行成像时,扫描每到组织交界处即出现高反射,呈现一个峰,第一个峰和最后一个峰之间的距离为角膜厚度,而第一个峰和第二个峰之间的距离则为角膜上皮厚度。利用OCT对角膜厚度的测量值与超声生物测量有高度的一致性,具有高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不但可测量全角膜厚度、角膜上皮厚度,还可通过计算得出角膜曲率,也可用于屈光手术前后监测角膜的改变。

     

    OCT工作原理

    OCTMichelson的干涉度量学 , 以超发光二极管发光体作为光源 。经光导纤维进入光纤耦联器 , 光束被分 为两束,一束经过眼的屈光介质射向视网膜 , 另一束进人参照系统 。 两个光路中反射或反向散射的光线在光纤耦联器被重新整合为一束并为探测器所探测 , 对不同深度组织所产生的反向散射强度和延搁时间进行测 量 。通过对伪彩色的灰阶值进行实时的显示来获得图像 , 像红 、黄 、亮绿这样明亮的颜色代表发射强的区域 , 而蓝黑等暗色代 表低反射区 , 绿代表中等反射区 。

    OCT成像的原理与超声波类似,是运用反射的近红外线做为成像媒介形成影像,而非运用反射的音波。近红外线(一般为800~1300nm)来源分为两个途径,其中一个途径用于组织取样;另一个则用于参考反射镜。取样手臂扫描经过组织时,可运用干涉仪,以参考臂的光线持续阻绝取样组织后端发出的反射。对于持续阻绝的光线,会执行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以达到深度解析的轴状扫描。将这些扫描相互堆栈即可形成2D3D的组织影像。

    目前OCT分为两大类:时域OCTTD-OCT)和频域OCTFD-OCT)。冠状动脉内OCT最常见的形式为时域OCTTD-OCT)。时域OCT是把在同一时间从组织中反射回来的光信号与参照反光镜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叠加、干涉,然后成像。频域OCT的特点是参考臂的参照反光镜固定不动,通过改变光源光波的频率来实现信号的干涉。

    FD-OCT分为两种:

    1)激光扫描OCTSS-OCT),这种OCT利用波长可变的激光光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波;

    2)光谱OCTSD-OCT),它利用高解像度的分光光度仪来分离不同波长的光波。

    TD-OCT有两个光源,主光源是超亮度发光二极管,发射宽带近红外线(中心波长1310um,带宽40-50um)。从光源发出的近红外线通过光纤及探头到达人体组织。组织反向散射回来的光波被探头收集,同参考臂的光波信号结合形成干涉,然后经过计算机解析,构建出显示组织内部微观结构的高解析度图像。另外,因为近红外线很难穿过红细胞,OCT成像时需阻断血流或冲洗血管以排除血管中的血液。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造成心肌缺血,而且操作较复杂,限制了OCT的临床应用。

    新一代的OCT成像系统-FD-OCT最大的优先是更高速度的扫描,每秒钟的扫描帧数为100帧,只需注射一次造影剂就可完成冠脉血管的成像,彻底摈弃了球囊阻断血流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FD-OCT在扫描速度提高的同时图像的分辨率也得到了提高,更清楚的看到病变的微细结构特征。FD-OCT拓宽了OCT检查的适应症,左主干病变、开口病变等均可获得满意的图像。
    频域OCT技术比起时域来说能使系统改善灵敏度的同时显著地提高了采样速度。在谱域OCT中,全部的深度结构(A扫描)被同步获得而不需要深度扫描。其核心部件是宽带光源照明的迈克尔逊(Michelson)干涉仪和光谱仪,获取速度仅由光谱仪中CCD摄像机的读出速度所限制,而记录的后向散射光的强度仅作为光谱频率而不是时间的函数。同时谱域OCT信号在光谱密度中被采样,且作为一个傅立叶重构的结果,改善了信噪比(SNR)。

    三、OCT技术应用

    3.1 眼科的应用

    OCT是一种新的光学诊断技术,可进行活体眼组织显微镜结构的非接触式、非侵入性断层成像。OCT是超声的光学模拟品,但其轴向分辨率取决于光源的相干特性,可达10um ,且穿透深度几乎不受眼透明屈光介质的限制,可观察眼前节,又能显示眼后节的形态结构,在眼内疾病尤其是视网膜疾病的诊断,随访观察及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参考4中有使用OCT技术进行眼病诊断的详细说明。

    3.2 病理科的应用

    OCT技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探测人体软组织的早期癌变。癌症的早期诊断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唯一确定的诊断方法是通过活组织检查,问题是需要花费一定的诊断时间,且给出的结论与分析人员的经验等主观因素有很大关系,准确测定癌变区的边界就更加困难。OCT则依据癌变组织具有与健康组织不同的光谱特性和结构,得到组织清晰的像,由此实时而准确地进行诊断。因为采用了计算机进行信号处理,所得结果与操作人员的主观因素无关。另外,OCT技术将成为对皮下组织病变进行实时诊断而无需活组织检查的一种权威方法,但在此之前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揭示其优点及待解决的问题。
    在跨科手术方面,OCT可在去除肿瘤的手术过程中分析有无癌细胞。一般而言,外科医生取出肿瘤周围组织时,总是希望能清除所有的癌细胞。而被清除的肿瘤及周围的组织会送至病理实验室进行一周的分析,以做出手术后的书面报告。由于OCT影像在组织学/病理学应用均为相同的分辨率,因此手术室中的OCT系统能够让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精确地知道需要清除多少组织,同时留下多少安全边缘部份,采用如此的做法便不会错误去除未感染癌症的组织,因而省却后续手术的费用及痛苦。OCT技术能够让医生以组织学的分辨率水平,实时看见影像,以便在第一次进行去除肿瘤的外科手术时做出更好的决定。
    日后会有更多采用OCT技术的医疗应用。例如,OCT能够搭配穿刺切片切除早期阶段的小肿瘤。对于罹患乳癌的病患,OCT可搭配视觉及智能信号处理技术,引导细针插入精确的肿瘤位置,以查明疑似感染的组织,尽可能减少手术的侵入性。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OCT可搭配极小型导管支架,更准确地找出血管内支架或检查斑块沉积。在这些类型的应用中,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不仅能够达到绝佳的影像画质,而且能够进行组织分类。

    3.3 非医学领域的应用

    OCT 研究的最初目的是为生物医学的层析成像,并且医学应用仍然继续占主导地位。除了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随着 OCT 技术的发展,OCT 技术正在向其他领域推进,特别是工业测量领域,如位移传感器、薄底片的厚度测量以及其他可以转换成位移的被测物的测量。最近,低相干技术已作为高密度数据存储的关键技术。OCT 技术还可用于测量高散射聚合物分子的残余孔隙、纤维构造和结构的完整性。还可以用于测量材料的镀层。OCT 技术还能用于材料科学,J.P.Dunkers 等人使用OCT 技术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无损伤的检测 。 M.Bashkansky 等人利用 OCT 系统对陶瓷材料进行了检测,拓展了 OCT 技术的应用范围。S.R.Chinn 等还对 OCT 在高密度数据存储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实现多层光学存储和高探测灵敏度。

    四、未来趋势

    在未来新一代OCT医疗成像技术的趋势中,将部署功能更强大的多核DSP,以缩短成像时间,并提高影像分辨率。处理OCT影像的软件算法目前正处于开发阶段。一项被称为偏振敏感OCT(PS-OCT)的技术能够运用处理算法将光信号极化,以产生视觉对比度更高的影像。高清晰度影像可呈现在龋齿中的小洞或微小的节结及肿瘤。
    另一项未来的OCT应用是检查眼部极为细小的血管,其中OCT可使用多普勒成像技术绘制血流量图,并估计血流速度。其原理与超声波类似,但是分辨率更高,可提早诊断出糖尿病以及某些眼部疾病。可编程DSP架构能够针对信号处理应用提供准确且可扩展的平台,因此有助于此类新型算法的开发及快速部署。

    OCT作为一种非接触性、非侵入性、高分辨率的成像手段,必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医学和科学研究。未来的OCT将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发展

    一、提高分辨率

    ()超声介导的OCT

    OCT的轴性分辨率与光源的带宽有关。商业用途OCT分辨率为1020μm,实验室固体激光光源OCT分辨率可达4μm。但是这种分辨率是基于单一散射情况下的,当多种散射存在时,随着深度增加,分辨率迅速下降。超声介导的OCT可减低多种散射的作用。实验证明,持续超声介导可提高17%的分辨率,脉冲超声介导可提高8%的分辨率,同时图像的噪音减低。

        ()双光线OCT

    双光线OCT消除轴性眼球运动对OCT图像的影响,这是由于它是以角膜前表面作为参考平面。为了提高信号质量,反射在角膜及视网膜上不同波段曲率的光线被一个衍射的光学元素整合。为了提高轴性分辨率,运用了有效波长为50μm的广谱整合光源,而且屈光间质的散射都可得到补偿。用传统的及双光线OCT对正常人的黄斑中心凹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了检查,并对比两者的结果,发现改进的OCT轴性分辨率提高,特别是对中心凹的成像,可显示传统OCT显示不出的微结构细节。而且双光线OCT的轴性稳定性可以使记录眼底各层的特殊几何学轮廓成为可能。

    ()附加热光源的OCT

    附加热光源的OCT在其辅助的几何学设备中附加了一个3 W的灯泡,使其轴性分辨率在一般组织可达11μm,在标准玻片上可达07μm,可以观察到涂片上的上皮细胞。

    二、增加探测范围

    ()经巩膜OCT

    巩膜为高散射组织。光源为1 310 nm波长的OCT可穿透巩膜对摘除的眼球进行成像。而附加了裂隙灯的波长为1 310 nmOCT可对活体眼球进行经巩膜0CT检查,两者均可对前房角及睫状体清晰成像。

        ()偏振敏感性OCT

        偏振敏感性OCT(Polarization sensitiv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PSOCT)可在混浊的介质中增加极性状态下的光反射,从而提高各层组织间的对比度,提供深度分辨性的测量。双光源、双探测器的PSOCT可有效地应用于软组织(如皮肤)的测量。

        ()铬激光OCT

        这种OCT运用Cr激光作为光源,其摄像系统为远红外线照相机,它可对多种组织进行成像,包括人的皮肤、鼠的耳朵等。

        ()彩色多普勒OCT

        彩色多普勒OCT(color doppler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CDOCT)OCT功能的延伸,它可在混浊的介质中实时测量血流。经多普勒处理的数据通过运用一种新的自相关技术软件,使数据的时间范围的信号得到处理。这种多普勒处理方法与高速OCT系统配伍,使实时的血流成像成为可能。在模拟组织的人体模型中CDOCT可对双方向的血流进行每秒4幅图的横截面成像。在鼠的股动脉CDOCT可对搏动的血流进行每秒8幅图的成像。

        三、三维OCT

        三维OCT首先用于体外的人类输卵管和周围神经成像。Ito等将三维OCT用于活体的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成像,与传统OCT相比,其成像的层次更丰富,提高了视网膜各层组织间的对比度,使前膜和视网膜之间的关系更为突出。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较大城市的医疗机构先后购进了Zeiss-HumphreyOCT扫描仪,对黄斑疾病和青光眼进行临床检查。主要对正常人黄斑厚度、黄斑裂孔、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前膜、先天性视网膜劈裂、Stargardt病、正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至2004年止,在《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杂志已刊登有关OCT临床应用的文章100多篇,大大提高了我国黄斑疾病和青光眼的临床诊断水平。

    目前的OCT技术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没有标准化的数据库可供比较,在屈光间质混浊的情况下(如致密的角膜中央瘢痕、中等到严重的后囊下白内障、明显的玻璃体混浊)很难获得清晰的OCT图像,尤其对定量分析影响较大。但是随着图像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OCT技术将不断完善和开发,其量化指标的客观性将更为突出,分辨率将进一步提高,将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图像数据资料。

     

    本篇内容来自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